【神外科普】——盘点胶质瘤术后家庭护理小知识 | |||||
|
|||||
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损伤性治疗,从心理上、生理上都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冲击,无论是性格改变、能力改变、角色转换等都难以接受,此时他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良好的家庭支持对疾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数患者在入院前有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由于胶质瘤生长在功能区,术后可能出现偏瘫、失语、面瘫等情况,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悔恨等,从而容易造成本人及家庭的悲剧。 患者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顾虑。因此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对其进行关心、安慰和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各项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 疾病的消耗、病痛的折磨、手术后身体的应激反应等,往往会使胶质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 三、功能锻炼 胶质瘤术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普遍较为虚弱,因而需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耐受力。但在出院后,患者的病情已基本稳定,因而除了注意休息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适当锻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食欲、体力、睡眠、精神,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康复期间疾病复发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根据病情恢复的程度,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肢体功能锻炼:偏瘫患者卧床期间,家属协助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病情康复后鼓励作主动活动,如做站立练习。 开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墙、扶拐杖等,同时指导坐站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肌力。随着病情改善,从开始有依靠站立,逐渐过渡到步行。患侧上肢主要做各关节的主动练习,加强掌指关节活动与拇指的对指练习,以促进手功能顺利康复。 肢体乏力的患者,家属引导患者练习各种捏握方法,进而学习使用梳子、刷子,练习自己洗脸、洗澡、用手摄取食物等,使患者获得归属感和感情上的满足、以及生活自理的满足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复发患者预后的关键,因而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避免病情延误,从而改善复发患者的预后。建议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头颅增强核磁共振。 恶性肿瘤每月复查;如出现恶心、头痛、高热等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保持伤口干燥,术后一月内伤口不要沾水,如伤口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立即到医院就诊。除此以外,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增加复发风险的高危因素,如频繁熬夜、缺乏锻炼、压力过大、饮食不良,以及接触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等。 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放疗对生存有益,有文献表明,恶性胶质瘤复发多在原发肿瘤边缘外2cm范围内。所以对于恶性胶质瘤,即使在影像学上切除彻底,我们要采取对于附件脑组织的放射治疗。有助于延缓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期。 利用化疗可以进一步杀灭实体肿瘤的残留细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平均生存时间,化疗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目前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新型药物的开发使得治疗肿瘤又有了新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