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外科八十载渊源
发布日期:2020-08-25 10:20 来源: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 点击次数:

 


  值此中华医学会成立百年之际,神经外科分会作为大家庭一员,回顾她的历史备受鼓舞,憧憬未来令我们充满信心。
一、20世纪30年代经典神经外科兴起
  20世纪3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临床逐渐形成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胸外科等七个专业,神经外科由关颂韬(1896-1980)蘘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主持。1926年他留学美国,师从弗雷泽(C. H. Frazier,1870-1936)。1930年回国在协和医院治疗颅脑外伤,脑肿瘤,三叉神经痛,脊髓疾患等神经外科疾患。1932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我国第一篇神经外科关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专业论文,开创了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继关颂韬之后,1934年赵以成(1908-1974)自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在外科任职, 因成绩优异荣获洛克菲勒基金会选派,于1938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院, 师从Penfield教授学习神经外科。1940年他结束学业赴美国参观考察了八所医院的神经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与关颂韬教授一起工作。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北京遭日军占领,协和医院被迫关闭。关颂韬改在北京中和医院(原中央人民医院和现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前身) 继续工作,至1949年关颂韬移居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曾短期回国访问。北京协和医院由关颂韬教授作为领军人物的神经外科梯队,与许英魁,魏毓麟等教授领导的神经内科合作,成为北方地区一支雄厚的技术力量。
  1939年冯传宜(1918-2009)考入协和医学院。1949年起在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52年开展第一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切除术成功。但协和医学院的医学资料因日本入侵一度关闭流失,据已知资料,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在解放前二十余年中, 施行颅脑和脊髓手术50例, 包括垂体腺瘤,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等,也包括开颅探查和椎管探查术等,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
  1928年张同和(1902-1966)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抗日战争期间曾为秘密转到西安的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治疗,1946年赴美留学,1947年回国后在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开展脑外伤手术,成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沈阳小河沿医学院张查理(1895-1970)1918年留英归国后,开展手术切除三叉神经节肿瘤,刊登在1938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世纪30-40年代,沈克非(1898-1972)、裘法祖(1914-2008)都曾做过脑部手术。上述诸位专家是开创我国神经外科先驱。
二、1949年后神经外科学科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卫生部做出两个决定:1.1951年开始派年轻医生到前苏联学习神经外科;2.天津医学院市立总医院组建脑系,承办“全国第一届脑外科进修班”,为我国建立神经外科专科起到重要作用。1952年4月赵以成等在天津总医院创立神经外科,并举办了全国神经外科进修班,一年期组:西安医学院戈治理,兰州医学院韩哲生,湖南湘雅医院曹美鸿,南京第五军医大学曾广义,华西医学院丘提光,同济医学院蒋先惠,协和医院尹昭炎,北京医学院李通,北京铁路医院李明权,江苏医学院附属工人医院候金镐,大连医学院赵仰胜,云南医学院李秉权,山西医学院郭增璠 ,共13人。另有2位参观学习生,沈阳军区总医院段国升,广州中山医学院蔡纪辕。
  半年期组:鼓楼医院吴乐白,南京军区总医院易声禹,广东省立人民医院褟湘荣,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孙文海,东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左铁锵,沈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翟允昌,湖北医学院王以成,重庆医学院熊德佐,西安第一人民医院刘敏,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政威,共10人。旁听生:协和医院冯传宜,广州军区总医院刘明铎,共2人。
  1954年卫生部邀请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阿鲁秋诺夫和赵以成,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举办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培训班,1955年2月迁至同仁医院。参加培训班有北京柴万兴、陈炳桓、白广明,赵亚度、詹明抒、蔡振通6名。上海蒋大介、杨德泰、俞少华3名。
  1951年8月国家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涂通今(1914-)王维钧、王毅、张纪、陈公白、翟治平、许剑平等陆续到前苏联学习神经外科。1956年涂通今在四医大组建神经外科,协和医院冯传宜任主任、曾广义任副主任,还有尹昭炎和王茂山。
  1950年12月20日上海中山医院沈克非和史玉泉建国后成功切除第一例右额胶质瘤手术,在他的推动和支持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国内首先创建了神经外科。
  50年代末期,北京、天津、上海和解放军相继成立神经外科专科。1958年成立全军神经外科专业组,段国升(1919-2012)组长,曾广义为副组长。1960年成立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赵以成任所长和宣武医院院长。1981年薛庆澄组建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史玉泉和张沅昌共同组建上海第一医学院神经病研究所。
  抗美援朝期间,1952年段国升、王忠诚(1925-2012);1953年下半年,史玉泉和蒋大介、杨德泰先后到长春市第18军医院和牡丹江第35陆军医院治疗头部受伤后遗症的志愿军伤员。1954年刘承基被派到辽宁的“抗美援朝晚期战伤医疗研究组”,组长吴英恺(1910-2003),神经外科主任冯传宜(协和),副主任沈阳军区总医院段国升,尹昭炎(协和),赵崇智(沈阳)等。
  20世纪60年代国际神经外科进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1965年臧人和(1928-2011)赴新疆医学院创建神经外科,1976年首先在国内开展颅外-内动脉吻合手术,同时国内开始了以脑血管吻合引领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带来科学的春天,神经外科也得到迅速发展。引进CT,MR,伽马刀等大型诊断和手术设备,显微神经外科学的理念得到逐步落实,至90年代全国基本普及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三、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成立
  1986年在北京成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涂通今,名誉顾问冯传宜,主任委员王忠诚,副主任委员史玉泉、薛庆澄和段国升,委员39名。1985年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王忠诚担任主编,始为季刊,1993年改为双月刊。
  第二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1991-1996)主任委员王忠诚,副主任委员薛庆澄、史玉泉和段国升,委员37名。
  第三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1996-2004)主任委员王忠诚,副主任委员易声禹,罗其中、赵继宗、只达石,委员39名。
  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04-2008),名誉主任委员王忠诚,主任委员赵继宗,副主任委员周良辅 只达石 周定标,委员54名。
  第五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08-2011),名誉主任委员王忠诚,主任委员赵继宗,候任主任委员周定标,副主任委员周良辅  张建宁,王硕。委员64名。
  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1-2014),名誉主任委员王忠诚,周良辅,前任主任委员赵继宗,主任委员周定标,副主任委员王硕、王运杰、张建宁 、许百男、李新刚、黄峰平。委员71名。
  2004年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成立后,全国神经外科医师空前团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成立了第一届中青年委员会。2005年9月出版全国神经外科医生名录,完成登记和发证工作。2006年后建成颅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颅脑损伤、功能、介入、神经电生理和小儿神经外科8个学组,建立了全国神经外科医生数据库。
  2006年将每四年一次学术会改为每年一次,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年会(北京),2008年第七届(上海),2009年第八届(南昌),2010年第九届(济南),2011年第十届(天津),2012年第十一届(杭州),2013年第十二届(西安),参会代表逐年增多,与会代表已达到3千名,论文逾三千篇。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被第24届中华医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评为优秀专科分会。
四、国际交流
  1981年王忠诚、薛庆澄、段国升、黄克清和易声禹5位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神经外科联盟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WFNS)大会。1982年天坛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被世界卫生组织发定为(WHO)神经科学研究协作与培训中心。
  2004年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卫生部国际司、医学会外联部与WFNS主席Brochi和执委一行9人在北京会谈,恢复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资格,赵继宗和周良辅担任WFNS执委。2007年3月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将列名方法,从列国家名,改为列地区名。2009年WFNS大会,赵继宗当选为WFNS提名委员会委员和“World Neurosurgery"杂志编委。2012年周定标教授担任国际神经外科联盟(WFNS)宪章委员会委员(Constitution and Bylaws)委员。
  2005年组织全国90名神经外科医师参加十三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摩洛哥),大会报告30余篇。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与德国神经外科学会,2010年与韩国神经外科学会建立学会关系,开展学术交流。2007年6月22-24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七届亚洲神经外科大会,同年11月近百名神经外科医生参加日本名古屋第12届亚澳神经外科大会,10余名中国医师应邀报告或担任大会主持。2009年8月组织200名神经外科医师参加第十四届(波士顿)世界神经外科大会,是除美国外参加大会代表最多的国家,投稿134篇,会议报告40篇,特邀发言16篇。 
  规范神经外科医疗行为,做好继续教育工作。2006年组织专家完成《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指南》和《神经外科技术操作规范》编写出版,2013年《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指南》再版。200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神经外科学》,2014年3版。出版科普读物《颅脑外伤防治指导》和《走进“人体司令部”轻松面对脑肿瘤》。获卫生部科技司科技成果向西部推广计划项目,2006年以来在广西、昆明、四川和新疆举办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学习班和世界神经外科联盟继续教育项目,义诊、示范手术,参加人员3000余人次,并参加世界神经外科联盟继续教育项目在莫斯科和约旦授课。
  2004年9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作为试点,实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资格的认证和考核原则。2005年9月首次向符合条件神经外科医师颁发资格证书1912份。2006年6月在北京举行首次考核试点工作,全国40多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87名考生参加考核,81位通过考核获得“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资格”证书。2007年7月和10月在华山医院和华西医大附院,2009年8月在哈医大一院先后组织4次考核,共268名医生报名参加。
五、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996年3月刘承基创办《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将微创神经外科学理念引进国内。由脑功能定位系统(神经导航、术中MR、内镜及超声波定位)和脑功能预警系统(神经电生理和脑血流监测)为基础的微创神经外科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理念从脑解剖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20世纪前我国的神经外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2007年11月12-14日,第七届国际微创神经外科大会首次在中国(苏州)举办。
  2007年在Neurosurgery刊登“The Status Quo of Neurosurgery in China”,介绍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和中国神经外科的成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成为Neurosurgery、World Neurosurgery等7种国际专科杂志编委单位。2014年创办《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英文杂志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赵继宗任主编,编委会在筹备中。
  历次重大突发事件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神经外科医生参加救治。2008年全国2000多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参加汶川地震救援,组织50余名专家编写《地震脑外伤的救治工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奥运会100多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参加现场医疗服务。
  2010年制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2011年组织评审,全国77家医院申报重点神经外科。
  回首神经外科八十载历史,为创新发展神经外科增添新动力。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为当今国家脑研究发挥神经外科的优势再铸新辉煌。
 


参考资料
1.Kwan. S.T. and Alpers, B.J., Oligodendroglioma: 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y. Arch. Neurol. & Psychit., 26:279-321, August 1931
2.Kwan. S.T. , Trigeminal Neuralgia, Chinese Med. Jour., 46:260-276, March 1932, 26:279-321, August 1931
3.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话说老协和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年  46页、52页
4.涂通今:涂通今医学文集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  98页、115页
5.涂通今:“纪念我国神经外科的先驱和奠基人赵以成教授诞辰100周年”
6.刘承基教授从医51周年 2002年资料
7.程之范主译:医学史(原著意大利:卡斯蒂廖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68页
8.宗树杰主编:世界医药卫生100年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6年
9.刘泉开:寻找中国神经外科的源头 2006年6月13日信函
10.段国升教授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庆贺段国升教授88华诞暨从医65周年,2007年资料
11.史玉泉:史玉泉医学生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7页,22页
12.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赵以成(内部资料)2008年
13.任祖渊 苏长保:深切缅怀冯传宜教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 第5期 480-480页
14.丁玉基:中国神经外科的启蒙, 振兴与发展 2010年4月信函
15.樊代明主编:医学发展考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年483-499
16.Zhao JZ,Zhou LF,Zhou DB,Tang J,Zhang D. The Status Quo of Neurosurgery in China. NEUROSURGERY,2008;62 :516-520
17.Zhao YD, Zhao Y: Neurosurge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century’s review. Neurosurgery 2002;51:468-476
18.Tang Jie,Chen C,Zhao Y: World Neurosurgery 2011;74:377-382
 

2014年9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